欢迎来天天故事网,与您分享正能量的故事!

一笑

时间:07-27 现代故事 提交错误
-->

  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座右铭:“人誉之,一笑;人骂之,一笑。”
  
  人生于天地之间,有人称赞,就一定会有人诋毁。这就像天气一样,有晴就有阴,有阳光普照,就难免阴雨绵绵。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,但真正像齐白石先生那样微微一笑,的确很不容易。
  
  别人夸奖,自然欢喜,高帽子谁不愿意戴呀!清代大才子袁枚,少年聪慧,禀赋过人,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,步入仕途。官拜七品县令,赴任之前,作为人之常情,袁枚去向他的老恩师——清乾隆年间的名臣尹文端辞行。尹文端见学生登门,自然十分高兴,就问他:你此去赴任,都准备了些什么?袁枚见老师垂询,便老老实实地回答:学生也没有准备什么,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。尹文端一听就有些不高兴,说你年纪轻轻,怎么能搞这一套,还是要讲究勤政务实呀!袁枚说:如今,社会上的人大都喜欢戴高帽子,像您老人家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人,真是凤毛麟角呀!尹文端听罢此言,很是受用,觉得他没有白培养袁枚。袁枚不愧为才子,对世事洞明如镜,不知不觉中,就将一顶高帽子送给了尹文端,而自以为很高明的尹文端,已经戴上了学生奉上的高帽子,又怎么能不喜形于色呢?
  
  尹文端都做不到“人誉之,一笑”,何况普通人呢。一个人,如果真正能做到“人誉之,一笑”,那么,无论他做什么事,都能了然于心,淡然处世,对形形色色的称赞一笑了之,不会让这些虚幻的东西,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。做到这一步,人生境界才算达到了一定高度。
  
  再进一步,如果能够做到“人骂之,一笑。”那就更是了不得了。有一段时期,释迦牟尼经常遭到一个人的嫉妒和谩骂。对此,他并没有恶语相向,也没与这个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。他心平气和,一笑了之。
  
  直到有一天,这个人终于骂累了,释迦牟尼才微笑着问他:“我的朋友,当一个人送东西给别人,别人不接受时,那么这个东西属于谁呢?”这个人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当然是属于送东西的人自己了。”释迦牟尼又问:“那么谩骂又属于谁呢?”这个人闻听此言,一时语塞。从此,他再也不敢谩骂释迦牟尼了。只是他一直想不明白,释迦牟尼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气度与修养。
  
  面对突如其来的诽谤和指责,释迦牟尼不为所动,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与清醒。他不理睬,也不还击,不给对方可乘之机,而是以他慈悲宽大的胸怀,让指责无处落脚,将谩骂化解于无形。让对方最终自惭形秽,败下阵来,而且,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
  
  面对无聊的诽谤与谩骂,不理睬,就是最有力的还击。  

【一笑】相关文章:

1.勇敢及战争之神提尔

2.海姆道尔和人类的等级

3.天地开辟与神之起源

4.杜利奥纳人的国土

5.菲纽斯和妇人鸟

6.瓦尔哈尔宫

7.带回地狱的恶狗刻耳柏洛斯

8.许罗斯和他的子孙

9.南极星和北极星的传说

10.黑夜女神

推荐文章